3月30日下午,机电工程系组织10余名团干部走进位于我市相山公园内的刘开渠纪念馆,开展“镌刻青春信仰 追寻大师风范”主题教育活动,通过艺术对话历史,以文物唤醒信仰。
艺术殿堂中的红色基因解码
依山而建的刘开渠纪念馆内,2000余件珍贵文物与艺术真迹铺陈出大师的人生轨迹。从《人民英雄纪念碑》浮雕到《农工之家》系列创作,团干部们透过展柜凝视的不只是石膏与青铜,更是一部用刻刀镌刻的红色史诗。在《胜利渡长江》巨型浮雕前,学生自发模拟战士冲锋姿态,将艺术赏析转化为历史情境的沉浸体验。
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
在庄严肃穆的刘开渠墓园,团干部们三鞠躬致敬艺术大师。墓后碑廊内,文化名流的题词墨宝,构筑起跨时代的艺术对话场域。“这些遒劲笔锋里,我读到了何为‘为时代塑魂’的担当。”团干张春贤轻抚碑文感慨道。
雕塑艺术里的思政课堂
参观尾声,团干部张浩的发言引发共鸣:“《支援前线》浮雕里农妇坚毅的眼神,比任何口号都更有力量,我们要把这种艺术震撼转化为奋斗动能。”
系团委书记牛晓清表示,选择刘开渠纪念馆作为教育载体,旨在以“艺术+思政”的创新模式,引导青年在审美体验中理解“为人民创作”的精神内核。机电工程系师生将以此次参观为契机,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历史,传承红色基因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。
(撰稿:牛晓清/审核:王军萍)